文学名著类小说
-
日本著名女作家小川洋子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女与一个中年男子间的禁忌之恋。17岁的少女玛丽帮助母亲经营着自家的海滨旅馆——爱丽丝旅馆,孤独的她邂逅了一个中年翻译家并与他展开了一段畸恋。现当代知性女作家小川洋子描述了一场少女与大叔的感官之恋、切肤之爱。
-
本书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之一。故事发生在特洛伊战争的第8个年头。特洛伊国王的小儿子特洛伊罗斯爱上了克瑞西达,一个已投靠希腊人的特洛伊教士的女儿。由她的舅舅帮助牵线,两个情人幽会了。希腊人提出的停战条件在特洛伊宫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最后主战派占了上风。按照克瑞西达父亲的请求,希腊人提出用她来交换被俘的特洛伊战将。刚刚离开她的情人,克瑞西达马上投入新的希腊情人的怀抱。这一切都被特洛伊罗斯看在眼里。第二天的战事也对特洛伊人不利,他们又损失了一员主将。特洛伊城的末日已经为期不远了。
-
1、《驾驶我的车》:最早发表于《文艺春秋》(2013年12月号)。舞台剧演员家福(60岁左右)明明知道同为演员的妻子和同剧男演员定期幽会,却假装不知,在世人面前扮演着恩爱夫妻。妻子去世后,他雇佣了一位女性司机渡利。相处中,他开始逐渐和渡利交流自己的内心世界,追问是否去世的妻子非和“那个男人”保持关系不可。2、《昨天》(披头士的一首歌曲的名字):最早发表于《文艺春秋》(2014年1月号)。木樽和我是同年级,他出身于东京都大田区田园调布,却能说得一口字正腔圆的关西腔,我们俩在打工时相识,从此开始了一场奇妙的“文化交流”。木樽有个小学起就青梅竹马的女友,却只因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而始终无法将这段深沉真挚的感情更进一步。16年后,两人天各一方,各自孤单,走不到一起,又彼此无法忘怀。3、《独立器官》:最早发表于《文艺春秋》(2014年3月号)。我的朋友美容整形医生渡会信奉独身主义,他在失去生命时还在叩问自己到底算什么。他一世风流不羁,却也在52岁时不可避免地陷入一场热恋,爱上一个已婚女子,结果这个女人不仅抛弃了自己的丈夫,也抛弃了他,最终和第三个男人不知所踪,渡会得知后万念俱灰,郁郁而终。也许,男女在交往恋爱时,使用的都是不同于自己本人的独立的器官,用的都是自己无法掌控的另一张面孔。4、《山鲁佐德》:最早发表于《MONKEY》(2014年春季刊vo1.2)。羽原被关在远离大陆的一个孤岛“house”上,在和女联络员产生恋情之后,每次发生关系,女联络员就像一千零一夜里的王妃一样,会为他讲述一个意味深长、妖娆魅惑的故事,羽原为此神魂颠倒,时刻处于害怕失去她和她讲述的故事的不安中。5、《木野》:最早发表于《文艺春秋》(2014年2月号)。木野(40岁左右)遭遇妻子背叛,亲眼目睹妻子与一位跟自己关系亲密的同事睡在自家床上,静静地离家出走,辞掉工作,开始经营一家酒吧当了调酒师。从那时起,店里总是被一种奇怪的氛围所包围。6、《恋爱的萨姆沙》:收录在村上春树编译的《恋しくて - TEN SELECTED LOVE STORIES》(2013年9月)中,曾用英文发表在《纽约客》上。海外授权时特地将这篇加入本书。睁眼醒来,他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格里高尔•萨姆沙。这里是哪里?往下该做什么?萨姆沙全然摸不着头脑。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人们去哪里?一无所知。门铃不经意间响起,一个个子小小的佝偻女孩出现在门外7、《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专为本书所写,属于即兴之作。村上在前言中提到,写作这篇有一些个人性的写作契机。某天半夜,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自己14岁时爱上的女人的丈夫打来的,告知她自杀去世了。
-
《波多里诺》是埃科第四部小说,主人公波多里诺是一个天才骗子,他声称自己讲述的一切都是假的,但有趣的是,他的谎言总是一出口就变成真从十字军东征、圣杯传说,到基督教城市的兴起、教皇与皇帝之间的权力冲突,这是一部探究模糊、真相与谎言实质的旷世奇书。
-
公元六世纪的英格兰,本土不列颠人与撒克逊入侵者之间的战争似乎已走到了终点——和平降临了这片土地,两个族群比邻而居,相安无事地共同生活了数十年。但与此同时,一片奇怪的“遗忘之雾”充盈着英格兰的山谷,吞噬着村民们的记忆,使他们的生活好似一场毫无意义的白日梦。一对年迈的不列颠夫妇想要赶在记忆完全丧失前找到此刻依稀停留在脑海中的儿子,于是匆匆踏上了一段艰辛的旅程。他们渴望让迷雾散去,渴望重拾两人相伴一生的恩爱回忆——但这片静谧的雾霭掩盖的却是一个黑暗血腥的过去,那是一个在数十年前被不列颠人的亚瑟王用违背理想的手段掩埋的巨人。一个神秘的撒克逊武士肩负使命来到这片看似平和的山谷,他那谦逊的外表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秘而不宣的动机?他的使命带给这个国度将是宽恕的橄榄枝还是复仇的剑与火?而亚瑟王最后的骑士高文则决心用生命守护国王的遗产,因为守护它就就意味着守护最后的和平。记忆与宽恕,复仇与和平,四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了一处,而结局只有一个。
-
不论我所离开的那个社会多么变幻不定,它和西方读者愿意相信的情形是不同的,它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可怕、邪恶和异常,而是一个充满人情的人间现实,它仍然存在,并可能以其他面目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形式重获新生。
-
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大文豪黑塞,作品中所充满的抒情诗意美,早已是举世所称誉。在本书中,黑塞借着善感画家约翰·费拉谷思的故事,道出了他自己婚姻生活的内幕。在文明极度发达的欧美现代家庭制度中,黑塞描写一位苦闷的艺术家如何专心致力于艺术天地的创造中,来挽救家庭崩溃的命运。孤独的抒情诗人黑塞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悲剧画家内心的挣扎与苦闷,是诗人继《生命之歌》后另一部成名的杰作。
-
1930年,《寻欢作乐》以连载的形式最初发表于《时尚芭莎》1958年,毛姆在接受采访时称,《寻欢作乐》是他本人最得意与最喜爱的一部小说。上个世纪的英国作家中,毛姆也许不是最伟大的,却无疑是最雅俗共赏、最令读者喜爱的一位。本书是毛姆公开承认最得意与最喜爱的作品。他一改以往作品中对女性的偏见,以爱慕者的身份来追忆一个美丽女人的一生,点缀以许多文艺圈中的韵事逸闻。大作家德里费尔德及去世后,他妻子请人为他立传。小说的叙述者阿申登被传记作者请来回忆当年和作家的交往,故事由此展开,在阿申登的记忆深处,我们发现了作家的前妻,迷人的罗西,她生性风流,处处留情,却不失善良坦诚与可爱在《寻欢作乐》里,毛姆从现实中取材,将虚实相掺,借故事叙述者阿申登之口叙述了其与著名作家德里费尔德及其前妻罗西的早年交往,而这段往事正是另一位流行小说家基尔所要挖掘的传记题材。读者可依稀指认出德里费尔德是在影射哈代,基尔由休•沃尔波尔脱胎而来,至于罗西,则分明是乔伊斯笔下莫莉•布鲁姆的翻版。一个文学奇才绘声绘色地讲述文艺圈里的逸闻韵事准确,机智,充满讥讽,却半点不浮夸。
-
杰克·伦敦是美国最著名的工人出身的作家,《马丁·伊登》是他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青年水手马丁·伊登出于偶然,结识了上流社会的一位小姐罗丝,受到她的启发,发愤自学,以自己丰富多彩的经历为素材,开始了艰苦的创作生涯。尽管处处碰壁,他仍不愿听从罗丝的安排,进她父亲的事务所,做个“有为青年”。后来他突然时来运转,以前被退回的稿件纷纷得到发表,成为当红作家。以前看不起他的亲友都争先恐后地来请他吃饭,连已和他决裂的罗丝也主动前来投怀送抱。这使他看清了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对爱情所抱的美妙幻想也彻底破灭 作为一部青年成长小说,《马丁·伊登》受到一代代青年读者的欢迎。
-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由框架故事和嵌入小说两部分组成。框架故事以男性读者“你”作主角,“你”是整本书的“隐设读者”,也是实际在进行阅读的读者。话说,你兴致勃勃地买来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正看到入迷之处,没想却因书页装订错误而被迫中断阅读。你迫不及待地去寻找下文,不料拿回来却是另一部小说,读到高潮迭起之际,书又戛然而止如此这般的阴错阳差一再发生,你锲而不舍地追索其下文,一部接一部地找来读,前后总共阅读了十部互异其趣的小说之开头,这些“嵌入的小说”的标题正好串成一个句子:(1)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2)在马尔泊克镇外,(3)从陡坡斜倚下来,(4)不怕风吹或晕眩,(5)在逐渐累聚的阴影中往下望,(6)在一片缠绕交错的线路网中,(7)在一片穿织交错的线路网中,(8)月光映照的银杏叶地毯,(9)环绕一空墓,(10)什么故事在那头等待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