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类小说
-
《少将滋干之母》写于1949年,主要描写了一位名叫滋干的少年思慕在其年幼时便被他人抢夺为妻的母亲的故事。少将滋干之母在原氏为日本平安时代美名远播的佳人,因家道中落,嫁给比她年长五十岁的国经。老人对貌美少妻疼爱有加,但寂寞青春依旧难以填补,于是夫人韵事不断,终致发生左大臣时平公然在国经家宴上抢夺爱妻的丑闻。作者于书中不断援引其他著作的片言只语,以佐证故事的真实性,而不时浮现的个人观点,也替故事带来虚实参半、古今交叠的错置感,令读者犹如阅读纪实传说或趣闻一般,霎时味蕾翕动,五味杂陈。谷崎润一郎运用以《源氏物语》为首的日本古典文学的手法,创作了一则平安时代的瑰丽传奇。评论家龟井胜一郎认为《少将滋干之母》是谷崎文学所有要素之综合、最高之结晶。我希望尽可能不冒犯史实的尊严,同时填补记录的不足之处,以此展开自我的世界。——谷崎润一郎
-
小说以十六世纪的德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三角的爱情故事。一个魔鬼三番五次乔扮成上帝的使者下凡,捉弄多情的少女莱娜塔,引诱她犯下了形形色色的罪孽。骑士鲁卜列希特在旅行途中遭遇了被魔鬼缠身的莱娜塔,陷入了对她无法自拔的痛苦的爱恋,他和莱娜塔共同探索魔法、关亡术、招魂术,期望寻找到魔鬼的踪迹。最终,骑士和魔鬼化身的亨利希伯爵相遇并展开了决斗莱娜塔隐身于修道院自新,但将面临宗教界的审判
-
《恋爱中的男人》以大文豪歌德为主人公,写作了他在1823年,古稀73岁时,在马林巴德的度假胜地对19岁少女乌尔丽克•冯•莱维措一见倾心的黄昏恋故事。本书为年过八十的作家马丁•瓦尔泽根据歌德晚年真实故事所著长篇力作,作家从歌德的视角出发,充满理解和同情地描写了这段充满爱恋与嫉妒、信赖与疑虑、欢乐与痛苦、希望与失望的忘年之恋,因此这不是一段名人的风流逸事,只是一个普通的恋爱中的男人的由衷心曲。歌德的这段黄昏恋在德国为人津津乐道,新书甫一上市就引起广泛热议。
-
《使节》讲述的是主人公斯特瑞塞作为“使节”被纽瑟姆太太从美国派出,到欧洲去带她的儿子查德·纽瑟姆回来继承家业。母亲认为儿子是被坏女人牵绊,但斯特瑞塞与这位叫作维奥内夫人的“坏女人”接触后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小说以此为主线,情节颇多回转。“使节”在欧洲的游历使他重新思考一切,最终反而劝查德留在欧洲。查德最终是否回到美国?与维奥内夫人的关系又将如何发展?
-
《爱的饥渴》发表于1950年,中篇,是一部极重要的纯文学小说。小说人物不多,但都具有戏剧的鲜明性格。主人公悦子在丈夫去世后,准备死守贞节,但公公诱惑她,将她推向凝固的恐怖之中。这时她迷上了园丁三郎,将他作为自己幸福的根据和生存的理由。悦子和三郎的爱情被公公发现之后,她自己摆脱不了种种苦恼,最后无法继续维持爱,便用铁锹将三郎打死。作者笔下的悦子这个人物的感情元素是十分复杂的,她抱有一种强迫症般的爱的饥渴。但是,三岛在这部小说中所着力描写的不在于此,而在于悦子与三郎的关系上,尤其是三郎的男性美上。它扎根于作者深层意识的性的愿望和美的倾向,进而发展到伦理道德的必然性,使两者达到精彩的一致。《爱的饥渴》受到了莫里亚克的《爱的荒漠》的影响,三岛的文学“野心”都倾注在《爱的饥渴》上。三岛能够理解莫里亚克作品中的凄厉,并把建立在这种理解之上的影响,深深地渗入超越本人自白的《爱的饥渴》中去。其中作为自己的工作,估计能流传下来的,就是《假面自白》、《爱的饥渴》和《禁色》这三部长篇,在完全暴露自己的长处和缺点这点上,我觉得它们是自己的真正的工作。碰巧它(《假面的告白》)正是一部自白体的作品,而我却要尝试着将自己倾注在客观的人物中,于是就写了下一部《爱的饥渴》可以说,这个主题是反《包法利夫人》的、反迪康热的。——三岛由纪夫
-
《睡美人》收录川端康成经典代表作《睡美人》与《舞姬》。年近七旬的江口老人来到一家位于海边的神秘旅馆。在那里等待他的,是睡得不省人事的少女。在鲜活年轻的睡美人身旁,老人找回了生之喜悦,往事与梦魇却也纷至沓来人到中年的芭蕾舞老师波子,在奔波艰辛的生活中,一边竭力将舞蹈梦想寄托于女儿品子,一边在与丈夫渐行渐远的失望中,与青梅竹马恋人再续前缘的期待中,左右为难
-
《花的圆舞曲》是川端康成经典短篇小说集,与《伊豆的舞女》一起被誉为“世间最美的初恋”。它的名字源自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糖果仙子与众仙女的群舞。星枝和孤儿铃子,因为芭蕾生出了亲密的依恋。少女们美妙的青春犹如双生花,在旋转跳跃的舞步中争妍斗艳。此时,铃子苦苦等候的南条却凄惨回国,又因为星枝的一支舞重新获得生命。所有似有若无的爱恋,尽在一支圆舞曲中纠葛缠绵川端康成经典名作《花的圆舞曲》精装收藏版,收录《致父母的信》、《一只胳膊》等共15则短篇小说,特别收录巅峰之作《花的圆舞曲》。繁花彩蝶浪漫装帧,封藏着少女们美丽缠绵的青春。
-
《源泉》的主人公洛克是一个诚实而坚强的建筑师,他志在启蒙社会,却在大学毕业前夕被学校开除,他的设计风格被社会视为异端,一度沦落到去采石厂当小工。他深爱的女人也处处和他作对,并与他的夙敌结了婚。最后,他答应无偿为政府设计经济实用房,但他的设计被政府主管部门任意修改,万般无奈之下,他抗起炸药包就把建到一半的楼炸回了砖头瓦砾。在法庭上,他也同样孤军奋战,为自己作为天才的原创行为(911份子大概还没出生呢)自辩:“创造是各己私事,是天赋权利,维护创造也是同等天赋个人的权利。”那个时候著作权、知识产权等概念还未曾为人们所认同。结果罗克被认定为“狂人”,并因此而无罪释放。
-
我叫汤姆·哈泽德,是一个看起来四十出头的高中历史老师。如果说我和其他老师有什么不同,就是我在课堂上讲述的莎士比亚、爵士年代的巴黎,甚至横越太平洋的库克船长,全是我亲眼所见。我真实的出生日期是1581年3月3日,我已经439岁了。你活得越长,就越会明白一切都是会变的。只要活得足够长,每个人的世界观都会被打散和重组,你会意识到所有人为赋予的意义都是浅薄的,人之所以为人,不是靠这些外在的东西界定的。我像一个徘徊在时光边缘的流浪者,带着四百年的深沉与叹息,见证着这个世间的风云起落,思念着她,寻找着她。我多想让她再次靠在我的肩头,到那个时候,我就可以继续去爱,去受伤害,去应对活着可能遇到的一切危险。
-
不是《教父》的续集,是《教父》的升级。这里是西西里,比美国更露骨、更暴虐、更背信弃义。2014年全新修订译本,一字未删,完整典藏。黑手党的故土,教父的阴谋还在继续,你死我亡的较量正在上演。他们是最有权势的男人、势均力敌的统治者。他们是最浪漫的情人、最勇猛的战士、最忠诚的朋友。他们,是西西里人。1950年,迈克尔•柯里昂即将结束在西西里的流亡。教父命令他把一个叫萨尔瓦多•吉里安诺的土匪带到美国。但是吉里安诺背负着沉重的血债深仇。吉里安诺是西西里的罗宾汉,他反抗腐败的政府、藐视黑手党的事业。在迷雾笼罩的群山峻岭和古老的遗迹之中,迈克尔•柯里昂的命运与最危险战士、情人和西西里人——吉里安诺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