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类小说
-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下)》主要内容是,公元前259年的农历正月,一个男婴在赵国都城邯郸降生了。没有人会想到,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的缔造者。他十三岁继位,二十二岁亲政,三十九岁完成统一大业。他自称始皇帝,是企幻他建立的帝国能够一世、二世、三世,乃至千秋万代。然而,这个当时世界上强大的政权,在几个雇农首发的反抗中轰然倒塌。十五年历史长河里弹指一瞬的短暂,十五年政治文化中革故鼎新的巨变,造就了惊人的历史反差。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漫游他祖上的崛起之路;透过后世对他的高歌与唾骂,梳理他纠缠不清的身世之谜;在荆轲箕踞笑骂声中,金戈铁马卷起的滚滚烟尘中的那柄长剑,势如破竹地挑起了六颗高贵的头颅;竹简焚燃跳动的烈焰中,依稀映照出四百余儒生在坑边游荡的魂灵;蜿蜒的长城能否挡得住阴山凛冽的寒风?却始终吹不尽孟姜女的千年哭咒;黔驴技穷的两个方士沿着咸阳城墙迅速逃命,远渡东瀛的千名童男童女翘足凝望故乡;阿房宫的凝脂啊,如何能洗却内宫的春梦?骊山的陵墓却永久地隔绝了他的视听。他不会听到佞臣赵高的密谋,更不会听到大泽乡的振臂呐喊;他不会看到太子扶苏拔剑自刎血沾衣,更不会看到荥阳城头变换了大王旗。“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
从武汉会战结束后的1938年冬,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1941年秋,是八年抗战中最艰难的三年。在正面战场,日军唯一的野战机动部队第11军攻势不息:冈村宁次先率机甲军奔袭南昌,随后发动第一次长沙会战,薛岳第9战区从此成为当打之地。在李宗仁第5战区,从枣阳到襄阳,中日两军多次会战。日军突如其来的宜昌攻略,更搅动了重庆的神经。从桂南昆仑关到塞北的五原城,烽火千里。最精彩的一役,则出现在江西的上高。阿南惟几走马上任,二次野望长沙,湘中古城战火再燃作者以细腻的笔法,通过战场上一个个具体的人、具体的行为,向您讲述一场真实的抗日战争,还原抗战八年最艰难的岁月;翻开《抗日战争的细节3》,查看细节,直抵真相。
-
中国有史可稽的文明,正好是上下两个两千年,以秦为分水岭,合计是四千年!在这前一个两千年中,出现于《先秦凶猛·三皇五帝植物园》中的人物有:“极好极好”的尧、舜、禹、汤、周文、周武;“极坏极坏”的蚩尤、夏桀、纣王、厉王;至于漂亮的“坏”女人,则有妹喜、妲己、褒姒。在《先秦凶猛·三皇五帝植物园》中更早时,还出现了的燧人、伏羲、神农等几位,妈妈可知,爸爸不知,半人半神,即所谓的远古三皇。而所谓五帝,就是接下来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所有这些可爱人物的存在,遂使我们的青铜时代,有了美好的让人追想的色泽了!
-
以假不正经的态度,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性学说。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引导读者独立思考。你也许不知道这些问题——谥号:一个字背后的一堆问题。简体字又惹麻烦了。尽孝实在不容易。梁山第一百零九条好汉。最早的教育课程是什么?古代农民诗:写农民的诗还是农民写的诗?塑造假孔子。打人不打脸,那,打动物呢?要读史,先读经。想要了解历史,只读史书当然是不够的。你看到古人这么做、那么做,可是,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为什么会那么做呢?那么,把他们曾经熟读的书也拿来看看好了——好比你若是没读过马列,又怎么可能真正了解我们的当代史呢?由史读经,由经读史,经书和史书是分不开的。我能做的,也只是借你一瓶胶水罢了。——熊逸
-
《父亲的1942》讲述了一九四二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中原腹地河南闹了大饥荒,陪都重庆遭了轰炸,而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支学生军远赴滇缅战场。父亲本来是个富家子弟,抗战时期,他有太多机会到国外留学深造或者明哲保身远离战场,但他还是投笔从戎,把自己从高中生变成一名特种兵,1942年,父亲与十万中国学生一起组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支学生军,奔赴印缅战场。 父亲说:打仗不是演戏,死神大手一挥,成千上万的生命灰飞烟灭,何来雄壮而言! 父亲是一个真正的兵,哪怕他的胸前没有勋章,甚至由此在建国后遭受了许多不公正的挫折磨难 事实上,所有为拯救民族而浴血奋战的军人都不会被遗忘,因为历史已经把功绩、褒奖、颂扬和荣誉铸成一枚巨大的军功章,镌刻在他们的生命里程碑上。
-
人生五大快活: 看遍世间美色、听过世间妙音、鲜衣艳服、奇言妙语,这是第一快活; 堂前列鼎,堂后度曲,宾客满席,花影流衣,这是第二快活; 楼藏万卷书,知心友十余人分别赋诗,互较高下,这是第三快活; 千金买舟,鼓吹一部、妓妾数人,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将至,这是第四快活; 十余年后家财荡尽,一身狼狈,朝不谋夕,托钵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盘,往来乡亲,恬不知耻,这是第五快活。
-
战争,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战争很精彩,全史更好看。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部分人物简评黄郛:被蒋介石两次利用、两次抛弃的结义二哥。何应钦:“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国民党亲日派的代表。
-
一个外科医生(男)搭着一个内科医生(女)一起穿越了!这样的一对黄金组合来到了贞观九年的大唐,他们的穿越,能改变大唐的什么?如果长孙皇后不死,太子承乾还会造反吗?李治还能做皇帝吗?武则天还能站上历史舞台吗?
-
抗日战争期间,多支川军队伍或正面或侧面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死伤无数,其中诸多重要战役均有川军参加作战。抗日川军中以杨森的部队最具代表性,全面展现了川军的英勇和爱国。八年抗战,四川先后为前方各部队补充兵员250多万人,南北各战场,无川不成军,无役不有川军抗战部队,无部不有四川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无处不洒遍四川人的热血——可谓真正的“铁血雄兵”。
-
《巴西:未来之国》 出版于1941年,今天读来,依然是一本了解巴西的最佳书籍。前三章历史、经济和文化,从总体上介绍巴西;后几章则是巴西主要城市的介绍,有游览的心得,有历史事件的穿插,并有议论。茨威格戴上康德的红色眼镜,见到一个玫瑰色的巴西。他于贫苦中看见美好,于哀伤中看到富饶,在苦痛中望见快乐。这是一部真正的杰作,由一位懂得观察、感受和生活的人写成,既有专业的研究,对数据的引用,也有一位可敬学者的感性观察。这本书完美地再现了巴西的过去,更寄托了茨威格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这里的“未来”并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甚至不是指科技、艺术等文化形式,因为文明发达的欧洲社会也难逃两次世界大战的厄运,这里的“未来”指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现实版本。对茨威格来说,欧洲已是“昨日的世界”,而巴西才是“明日的世界”,为全人类指明整个世界的明日图景。